![]() |
3- 缝隙腐蚀 |
|
这种腐蚀形式的一般发生在有少量体积的溶液停留的闭塞的缝隙中,密封件下面,螺母或者铆钉头附近。沙,灰尘,水垢及腐蚀产物沉积都可以产生一个液体流动困难的区域。柔性物质也可以产生这样的区域,比如多孔的或纤维质密封件(木材,塑料,橡胶,水泥,石棉,布等)的情况。
对于拥有钝化膜的金属而言,当其钝化膜处于不稳定态时会产生大量的Cl- 和 H+,此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缝隙腐蚀。
对于暴露于高氯离子介质中的钝化金属底层缝隙腐蚀的基本机制是缝隙内的溶液逐渐酸化,导致出现了侵蚀性较高的环境破坏了金属的钝化形态。
在缝隙中,液体的流动被强烈的阻挡,而且溶解氧被迅速的耗尽。几秒钟之内就可以在脱气的小空间和暴露于空气的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浓差电池。然而,电偶腐蚀在这两个区域间依然无效。
上述金属M仍在溶解,过量的Mn+离子存在于缝隙中,这只能由Cl 的迁移来补偿(在高氯离子的介质中Cl-的数量和移动能力均高于OH-离子)。大多数金属的氯化物均溶于水,这种情况尤其易发生于不锈钢和铝合金中的元素中。缝隙中介质的酸度逐渐增加(pH1-3)并且氯离子浓度增高(高达几倍于溶液的平均浓度)。缝隙中的溶解反应逐渐加速并且氧还原反应在接触缝隙的外表面上逐步扩大。这种“自催化”过程会很快加速,即使需要几天或者几周才能知道此反应正在进行。
防止或限制缝隙腐蚀的方法:
使用焊接而不是螺栓或铆接,
设计安装完整的排水(无死角或停滞区),
防水是不能消除任何缝隙的,特别是油脂所有密封件和密封面,只用固体,无孔密封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