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电偶腐蚀  


 

电偶腐蚀,可以简单定义为相互接触的两种不同的金属或者合金在腐蚀环境中所引起的破坏。另一种称为是叫电耦合。


当金属被浸渍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时,它的溶解都是可以被测量的(自腐蚀)。在每一种介质中,都会建立一个电势序列,也就是不同的金属和合金在这种介质中测得的电位的一个排序。当浸没在同一溶液中两种不同的金属或合金连接在一起时,它们之间将会由于短路而产生电流。

耦合电位必须位于该两金属在非耦合状态时的自腐蚀电位之间,而且一般而言相对较“贱”的金属的电位升高,相对较“贵”的金属的电位降低。


由于电解液的改变,电位序列可能会发生倒转。因此,在热水中,覆盖着腐蚀产物的锌会比铁更加的“贵”(日常生活热水箱中遇到的问题);在有机酸溶液中,锡变得不如铁“贵”(在食品罐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两个不同金属之间给定的电流,电流密度和较“贱”金属(阳极)的溶解速度将由于较小的阳极面积(SA)而增大。不恰当的表面积使用比率导致了许多昂贵和重大的损失。


防止电化学腐蚀的一些方法:

尽量选择电位排序接近的金属组合

避免不利的表面积比例

只要有可能,应使用密封,绝缘,涂层等来避免两种不同金属的直接接触

避免电位排序差别较大的材料之间的螺纹连接。



Previou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