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 晶间腐蚀 |
|
大多数情况下的腐蚀,包括均匀腐蚀,在晶界处的行为与晶粒本身的行为基本相同。然而,在某些条件下,晶粒边界经历局部的侵蚀,而材料的其余部分却不受影响。该合金将分解并失去机械性能。
这种类型的腐蚀是由晶界缺陷,局部富集或者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的缺失而引起的。例如,含有少量铁的铝或者钛(在此金属中铁有较低的溶解度),当铁偏析到晶界处就可以诱导晶间腐蚀。某些析出相(例如Mg5Al8, Mg2Si, MgZn2, MnAl6,等)会导致或者加速高强度铝合金的晶间腐蚀,特别是在氯化物含量较高的介质中。
轧制铝合金的剥离腐蚀现象经常但不总是由晶界的性质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与腐蚀掉的金属相比,腐蚀产物占据着较大的体积,对未腐蚀的金属条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导致水泡的形成。
许多类型的合金都会发生晶间腐蚀,但最重要的实际例子是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在边界处易发生贫铬,这是由于在“敏化”热处理和热循环过程中碳化铬(Cr23C6型)在晶间析出。
![]() |
![]() ![]() |
![]() ![]() |